似熟非熟?

智能手機可以幫助人與人之間緊密連繫,然而卻又將人與人的關係變得疏離。

在香港,幾乎每個人都擁有最少一部智能手機。走在街上,大概每十人當中,就有一人邊步行邊看手機。智能手機的用途廣泛,最主要的是能跟各界連繫,總之擁有一部智能手機在身,就像能知天下事,不但不會跟社會脫節,也不會跟人失去連繫。

手機就彷彿成為每個人的代言中介,當沒有了手機在身,不但像變成了啞巴一樣,也像毒癮發作,感到坐立不安,心緒不寧,好像與各界的連繫中斷了,感覺自己就像在世上消失,會被遺忘,自我存在價值也因此而受到影響。因此近年可能有很多人都患上「沒有手機恐懼症」(nomophobia-no mobile phone phobia)。 [1]

每天在社交網絡上看到朋友的資訊或訊息,大家不時會互相留言,好像很熟絡。不過可有問一下自己,先莫說見面,已多久沒跟對方透過電話互相傾談?當你想打電話給朋友,是否會有點猶豫,思前想後到最後是否只有勇氣給對方發一個訊息?另一方面,當你收到朋友的來電,會否猶豫一下應否接聽,因為會擔心不知跟對方談些什麼?


每天在社交網絡上看到朋友的資訊或訊息,大家不時會互相留言,好像很熟絡

在科技發達下,透過互聯網將訊息及資訊的傳達實在快捷便利,可惜人與人之間面對面接觸的機會卻越來越少,因為缺少正面溝通的機會,大家的關係就變得不太親密,當需要建立關係時(例如情侶、夫婦、父母與子女、同事和朋友之間),大家也不擅長面對面用言語表達感受,以致引起了誤會及衝突,不是對方不明白你,就是你不明白對方,最後雙方弄至焦頭爛額,傷痕處處,內心深處的需要仍並未被了解及滿足。

當你留意到你所愛的人每天在工作之外也不斷以手機與其他人連繫,或你自己也放不下手機,或許意味著你們之間的相處及溝通有待改進。相信手機上的世界並非你的所有,你所愛的人正等著你哩。


1 http://www.huffingtonpost.com/2015/05/18/nomophobia-smartphone-sep_n_7266468.html, 存取日期:2016年12月28日。


分享 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