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接近年尾,很多人喜歡做回顧與立志,立志希望明年比今年做得更加好,立志把不好的習慣改除,不過這些立志兌現了多少?是否每年在做重複的立志?還是這些立志只會為你帶來愧疚?
我們在做立志的一刻都是「堅」立志的,真的看到自己的不足,真的希望自己可以做得更加好,可惜總是好像有心無力,目標好像很遠似的,於是很快便放棄。
你怎樣做回顧與立志的?有些人在做回顧的時候看到自己的不足,於是把不足的地方180度的反轉,就變成自己的立志。這樣想法好像很理所當然,因為立志的目標不就是希望自己做到不足的地方嗎?的確是,不過忽略了一些細節。
回顧的目的,除了回看自己在過去一年的不足外,同時也回看自己做得好的地方,確認自己的收成,確認自己的能力,確認自己的長處,因為這些收成、能力、長處都是你的工具,它們將會幫助你達成未來一年的目標的。袋好你的工具後,才回看不足的地方,仔細想想做不好的原因,是因為沒有能力,還是沒有動力?如果是沒有能力,你還需要什麼工具才能做到?如果是沒有動力,是因為你不想做,還是誘因不足,還是目標不夠吸引,還是什麼原因?你必須先了解做不好的原因,你才會作出新的選擇。因此,與其說回顧與立志,倒不如說回顧與新選擇更為貼切及具體。
與其說回顧與立志,倒不如說回顧與新選擇更為貼切及具體
舉一個例子,有人在回顧過去一年後認為自己因為缺少運動致胖,所以希望在來年修身纖體,立志要多做運動(180度的轉變)。你估計有多少人曾發出這樣的立志?又有多少人能夠兌現這個立志?不能兌現的原因不是因為他們不想,而是他們忽略了中間的細節,例如準備做什麼運動(工具)?這些運動需要什麼時間、交通、器材、服裝才能做到?要做多久?每天做?一星期做多少次?... 為何過去不做(動力)?因為工作已經很累?因為胖一點其實也能接受?因為纖瘦了也沒人欣賞?... 當清楚了解種種問題後,你才會有新的選擇(新選擇),或許最後你會為了平衡健康與休息,而接受自己不需要有纖瘦的身體,重新立志只做「適量」運動,選擇一個可兌現的立志。